请搜索 全站搜索

《福建日报》报道 | 厦门:让低值可回收物高值化

分类:公司资讯 新闻公告 85
原文转载自:《福建日报》记者 陈旻

已获“学习强国”、“新福建”等平台相继转载报道
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实施全面节约战略,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,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。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国领先之后,福建再次刷新生活垃圾资源化创新利用的进度条——2022年12月30日,我国首个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在厦门正式投运。两个多月来,这个汇聚了光谱识别、AI识别等“黑科技”的分拣中心,已经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省内外参观学习的相关管理部门与企业代表。

什么是低值可回收物?既然“低值”,又为何大费周章地对其分类、分拣、回收?近日,《福建日报》记者走进厦门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,探访这些原本“放错地方的资源”如何在科技助力下实现应分尽分、物尽其用,扣上了可回收物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。

“每个居民都是环境的塑造者,也应该是资源循环利用的参与者、责任人。”黄厚新认为,前端仅需要居民将垃圾分类习惯做简单的改变,将属于低值可回收物的利乐包、纸杯、玻璃瓶等投入蓝桶,就能挽救更多的资源,助力“物尽其用”。

上一篇: 下一篇:
展开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