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搜索 全站搜索

《人民日报中国城市网》报道:厦门打造全国首个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

分类:公司资讯 新闻公告 923

 

原文转载自:《人民日报中国城市网》责任编辑:乔妙妙

原文链接:《厦门打造全国首个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 挽救“放错地方的资源”》

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,它们被居民投入“蓝桶”;随后,有蓝色外观的“专车”,将它们运输至分拣中心;在分拣中心,它们被精细化分拣——纸质的、塑料的、金属的分门别类;最后,它们各自进入再生工厂,实现“重生”……在厦门,曾经被当成垃圾处理的外卖盒、牛奶盒、塑料袋等低值可回收物,如今走上了再生利用之路,为保护生态环境加分。这背后,得益于厦门久久为功、环环相扣推动建立的低值可回收物回收体系。
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实施全面节约战略,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,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。近年来,厦门市认真落实“双碳”行动,抓住分类投放、分类收集、分类运输、分类处理“四大环节”,探索建立“分类投放、统一清运、区域分拣、集中处理”的生活垃圾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循环模式和处置机制,推动建立了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低值可回收物回收体系。目前,厦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成效显著。

变废为宝

实现低值可回收物再生利用

生活中像玻璃瓶、奶茶杯、牛奶盒、外卖餐盒等可回收物,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被循环利用,回收成本大,经济附加值低,因此被称为低值可回收物。在以往,全国大部分城市将低值可回收物当成普通垃圾来处理,要么一烧了之,要么一埋了之——不仅增加垃圾处理的负担,而且也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环境污染。

2020年7月,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《厦门市生活垃圾低附加值可回收物指导目录》,经过修订,目前将低值可回收物分为废玻璃、陶瓷类、废塑料、废纸和废纺织衣物五个品类。通过在生活小区开展低值可回收物收运试点工作,引导居民从源头上做好低值可回收物分类。

在思明区嘉莲街道英皇湖畔小区,门口的宣传板醒目提示:“一次性杯子、泡面桶、塑料餐盒、利乐包……它们不是垃圾,完全可以回收利用。”小区鼓励居民从生活垃圾四分类中更进一步,开展精细化分类,其中玻璃、陶瓷投放至玻璃陶瓷专用桶,废塑料、废纸投放至蓝色可回收物桶,废纺织衣物投放至小区内设置的织物箱。经过实地检测,其他垃圾中的低值可回收物占比超过20%。在为期20天的统计数据中,蓝桶收集的可回收物为315桶,黄桶收集的其他垃圾仅121桶。

2022年12月底,全国首个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——厦门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举行揭牌仪式,正式投入运营。居民投放的低值可回收物经环卫运输单位收集,运送至分拣中心,卸料后喷雾消杀备用。随后,低值可回收物经过破袋、筛分处理,进入智能化分选平台,依靠光谱识别和AI(人工智能)技术,实现自动化分拣。分拣后的物料,通过机器人进行质量控制,提高纯度,做到精细化分拣,然后自动入仓,经过打包压缩成为成品,最终进入下游再生处理中心,生产出如环卫垃圾桶、仿真绿植、购物袋、环保再生纸等再生制品,实现可再生利用,变废为宝。

物尽其用

科技赋能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

据了解,厦门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按日处理50吨规模设计。按每日2班、每班8小时、每小时分选处理5吨低值可回收物计划,日最大处理能力可达80吨,年330天可处理26,400吨低值可回收物。

除了实现经济效益,厦门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还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。海量的资源直接被填埋、焚烧,无疑是巨大的浪费。经测算,低值可回收物在“其他垃圾”中占比超过20%,按照厦门平均每天产生800-1000吨低值可回收物计算,一年就是29万-36万余吨,经回收至少可减少12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。

此外,废玻璃、陶瓷将通过加工作为建筑材料回收使用;织物回收箱里的废旧衣物等,经回收企业分拣,可重新使用的,经过清洗、消毒后出售或通过爱心慈善机构等捐赠至有需要的贫困地区,无法重新使用的,则作为织物原材料破碎后重新回收利用;其他低值可回收物也由既有的再生资源企业处理,从而挽救更多的资源。

厦门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还配套建设了垃圾分类宣教中心,通过引进先进的数字声光电技术,打造科普教育、博物展示、互动体验等场景,形成可听、可视、可触、可感的“四维”教育空间,让市民充分了解生活垃圾精细化分类的具体做法,“零距离”体验低值可回收物如何实现“变废为宝”的华丽转变,引导市民群众树立环保意识,践行绿色环保生活。

据介绍,接下来,厦门还将继续推进低值可回收物末端处理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发展,鼓励企业加强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、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,促进产学研用合作,鼓励科研机构、高校开展低值可回收物处置技术创新、循环经济应用研究,帮助“放错地方的资源”在科技助力下实现应分尽分、物尽其用,助推垃圾分类减量化、资源化与“双碳”行动实现协同发展。

上一篇: 下一篇:
展开更多